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新北市】哈蕃果。農樂園

圖文/尤優佳




田像家裡的大長輩, 農夫有一塊田,稻子讓農夫養活了一家十多口,日子從農夫的髮際、手心,刻劃在臉上。

後來,土地挑上了身為獨子的肩膀,雖然愛唸書,還是中斷了學業來學種田,從爬文改成耙土,成了第二代農夫。沒選擇變成習慣,習慣土地的陪伴,像是習慣吃飯.有飯吃,也加點菜吧,我猜農夫是這麼想的,才會引導稻田逐漸轉型成菜園,試圖從那一片黃澄澄中綴點綠,也讓餐桌上的菜色,更加實實在在的自得,有飯,有菜,再來點水果,轉型方向就照著用餐的步驟那樣簡單,第三代農夫,開始了並持續中。




從一塊土地找到信仰的力量, 只是這看似理所當然的想法,執行上卻讓第三代農夫吃足了苦頭,原來嬌貴的水果比職場上的老闆更難伺候,而本土水果似乎總不如進口來得高貴,價格跟身分的關係居然比品質還大,原來要讓夢想發芽,還要指定在自家土地發芽,沒有作夢容易。
   
雖說種植這件事,只能隨氣候裡搖擺,結不結果,結什麼樣的果,都是未知,農夫盡最大努力的呵護與關心.像是父母的愛,自顧自的付出,這份心意從一開始就美好.種一切關心的事,然後開心盡情的.聽土地給我們的回應,我們持續在這裡發夢想的種子,在這裡開理想的花朵,種一個個希望的果實,成美好的哈蕃





把夢想放在手心.種,所有我們期待的。 只是,氣候總是來得悄悄,變化了日曆與天氣預報,到頭來還是只能靠作物對溫度的反應。我們用作物紀錄四季的蹤跡,用不確定確定了氣候的多變與證明作物的天然。同一道風,同一塊地,同一個媽媽的懷抱,也有快熟慢熱兩種個性,夏天哈蜜瓜冬天蕃茄,原則是印在日曆上的時節,偶有調整,去適應自然間的氣候變化,聽從土地與瓜果的和諧回應,然後持續不斷的....種,所期待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