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賦權公民、社區行動:鄉親力量大




顧佳欣

創傷後的土地,人們如何重新滋養?九二一大地震後,民眾創建各種資訊聯絡平台,地方報刊以各種形式如雨後春筍地誕生。孫曼蘋教授長期追蹤員林地區,在〈在地發聲、媒介素養與社區行動—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之個案研究〉一文中,民眾使用媒體,透過媒介素養產製內容的「做中學」方法,展現參與地方重建的能量與能力。

透過長期參與式觀察、深度訪談等,瞭解地區居民對刊物的參與及經營狀況,並從中學習到何種媒體素養知識,更重要的是,透過參與,居民自我、與土地的關係有何改變展現出「培力」的果實,是為關注焦點。孫曼蘋教授並透過媒介素養與社區傳播賦權的視角,加以解析。媒介素養主要培養思辨以及製作媒體內容的能力,「取得」發聲管道,方能「參與」社會行動;培力指增加個人或集體的「政治力量」,使其有能力採取行動,社區作為當代賦權行動重要的單位,期望其力量能再擴及整體社會。

彰化〈員林鄉親報〉誕生於九二一震災之後,因災區收看主流媒體不便,且處理仍未跳脫社會精英框架,無益於重建區,員報取得政府補助後開始營運。每月出刊,共發行五十期,但不敵財務問題,還是遭停刊命運;刊物彩色印刷,發行量在六千至一萬份間,同時有網路版;發起人為災區教師,以志工為主要寫手,最多曾有二十至三十位志工同時行動;內容方面,故事性強,發掘在地人文資產,也成為全鎮國小的課堂教材;同時結合社區文教機構、地方政府與民間單位,利用「校園發行法」,由產製到傳布,將員報撐起。

學中做  媒介素養社區實踐
「學中做」是員報培育媒介素養的主要方法,除了寫作、編輯、排版等技術層面,當民眾不再只是閱聽眾,瞭解到媒體運作的方式與邏輯,並進行「反制」--對主流媒體在地方事務報導的反思,以地方報作為反動的力量。客觀中立不是最主要的考量,員報充滿參與、操作、促進社區營造的實踐;參與者更進一步地瞭解到家鄉土地的歷史文化,甚至投入村史的編修,傳承文化,大大增強了行動的能力。雖然同樣面臨到社區報共同的難題,比如資金、較高難度公共議題的掌握,但是解放個人投入到社區集體行動,有目共睹。

對小地方來說,正是以的精神展開的行動,藉助各種多媒體器材,手機、電腦科技,由在地人紀錄在地事,讓主流媒體的小事,變成地方媒體的大事,凝聚地方外,並透過網際網路的力量傳播,喚起社會共同的關心。

原文:孫曼蘋(2011)。〈在地發聲、媒介素養與社區行動-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之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108):59-102

突破威權:另類媒體在辛巴威




顧佳欣

在民主社會,媒體是全民重要的消息來源,是理性思辯的場域,是各個團體發聲的地方;但若然沒有民主,比如辛巴威,媒體成為國家傳聲筒,人民還是有方法尋找出突破口
網際網路。南非學者拉斯特‧莫友(Last Moyo)在〈把獨裁「搏」下來:辛巴威的人權、公民記者與傳播權〉一文中,研究在辛巴威倡議民主與人權聞名的部落格Kubatana.net與其公民記者,指出網路空間確有對抗霸權的潛力。但是除了技術「近用程度」的技術問題有限;莫友認為,Kubatana.net展現的是中產階級觀,排除了勞工與農民階級議題,則是實質內涵的不足。

莫友以公民新聞學與另類媒體的角度,檢視在威權體制之下的辛巴威,Kubatana.net部落客們從近在眼前的總統大選,到長期以來的飢荒問題,展現的邏輯與觀點,以及背後蘊含的力量。另類媒體可說是公民新聞學誕生的基底,除了關注形式與內容,如何產製與傳布,也相當重要。就產製而言,跳脫傳統新聞學的守門編輯,批判中立客觀的虛偽,更重要的是,是由公民投入生產,人們兼具公民的主動性與記者雙重角色;傳布方面,透過網際網路,超越時空限制,是特定利益群體的代言人,透過參與式傳播,對抗主流。

Kubatana.net成立五年,大多為跨國特約記者,每日約有2500人次的瀏覽量。莫友除採集2008總統大選四月到六月間的內容,並約訪五位寫手,瞭解他們如何定義自己的社會角色,並如何看待部落格的實踐。此外,批判性的論域分析指出語言不僅反應事實,更是透過某種意識型態詮釋事件。

批判威權 新聞是抗爭
結果顯示,部落客們除批判了威權政府,也顛覆傳統新聞學客觀平衡的價值,他們強調,新聞不僅反應真實,更是抗爭的場域。並認為透過Kubatana.net,他們已經進入了公共領域,讓閱聽眾選擇與判斷,是反主流霸權的「第五階級」(第四階級是「主流媒體」)。但主要的問題,首先是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不足,並非人人皆得近用,中產階級享有與贊助,造成了內容上的問題未批判市場經濟秩序,忽略政經問題的密不可分性,排除了農民、勞工的能見度,則成為另一種的「保守」危機。

在辛巴威的例子中,網路媒體展現了批判的力量,蘊含顛覆主流的潛力,在臺灣的小地方計畫,關注焦點之一便是農村問題。並且,與辛巴威的Kubatana.net不同的是財源較獨立,而基礎設施方面近用性較高。這次透過培育地方寫手,以各種新媒體形式,訴說在地事,集結公民的力量,凝聚地方意識,促成理性辯論,期待未來小地方的永續發展,最終迎來社會變遷。

原文:Moyo, L. (2011). Blogging down a dictatorship: Human rights, citizen journalists and the right to communicate in Zimbabwe. Journalism, 12, 745-760.

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_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夏曉鵑

涂昭樺

作者從早期參與學運的經驗到九零年代草根運動崛起,逐漸瞭解到草根學習的重要性,在理解客家農民生活的各個面向的過程中,發現臺灣農村的「外籍新娘」人口與日俱增。作者透過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得知「外籍新娘」生活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不會講中文與寫中文。於此脈絡,作者協同「美濃愛鄉協進會」試圖藉由社區運動來建立社會關係網絡,在1995730日開辦全國第一個「外籍新娘識字班」,此一創舉引起全國與媒體的注意,亦引發中央政府的關切。

作者放棄傳統的客觀研究,採取實踐取向,企圖培力(empower)被主流社會邊緣化的這些「外籍新娘」,創辦「識字班」即是為了實際瞭解其生活狀況與迫切需求;然而,起初長達一年三期的識字班結束後,卻未達成原先培力欲建立互助支援網絡的目標。作者爾後致力於實踐Freire解放教育法中的「受壓迫者劇場」,其強調表演(行動)重於言講,提問重於給答案,分析重於接受(Boal, 1992: xxiv);邀請積極使「受壓迫者劇場」地方化的鍾喬前來授課,作者擔任觀察與紀錄工作,並於課後詢問「外籍新娘」上課的感想,將觀察心得與學員心得與鍾喬分享,作為下次課程設計的基礎。作者試圖引進「民眾劇場」(People’s Theater)的活潑方式取代最初呆板制式的氣氛,以達到打破「沉默文化」進而促進「意識覺醒」的目的。Freire強調「對話」的重要性,主張透過提問來引發批判性的自覺;為了避免「提問」變成壓迫性的「拷問」,必須使用有效的方法來打開對話的空間,而劇場方法即能有效營造互動的氛圍。作者同時強調教「外籍新娘」讀、寫中文,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過識字作為媒介,她們得能自己發聲。

然而,「外籍新娘」本身仍是認為學習中文才是正事,考試才能迫使他們有壓力進步,顯示出「外籍新娘」的雙重性(duality),受壓迫者同時具備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性質(Freire, 1970);作者說明其需求亦成為他們設計課程必須考量的部分。而真正打破「沉默文化」的關鍵在於,授課者逐漸嘗試出讓「外籍新娘」能更直接連繫於生活經驗的方法,例如有一個活動是請「外籍新娘」說出她們每一天在特定的時段,分別聽到、看到、聞到和做什麼:Freire說明僅有當議題的呈現與受壓迫者的個人的、在地問題緊密聯結,才能激發出批判意識。「外籍新娘」在「識字班」的課程中,逐漸瞭解其他學員的情形,以及慢慢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能對權威(老師)提出質疑;此外,地方的扶輪社舉辦眾多活動,皆將「外籍新娘」列為受邀名單之一,以及廣招地方志工老師參與識字班的工作,透過參與讓他們更深刻認識「外籍新娘」,能以同理心面對遠來的新移民。經過多般嘗試,才將識字班課程進行方式系統化三大段落:暖身活動、文字學習、問題討論。

進行「培力」的第一步,首先是要瞭解學員的需求,若學員無特定需求,那如何創造他們的需求,就變成相當關鍵的一步。小地方目標針對農民來進行培力,但無法忽視的是,許多農民是被社會邊緣化的一群人;然而,我們招收的這一群農民他們本身對於自身的定位,以及社會對他們的認知,甚至是他們如何認知其他農民,應是設計課程前需詳細調查與瞭解的重要部分。再來,瞭解他們的參與動機,其影響學員本身對課程的態度;課程如何與日常生活經驗的連結,引發他們勇於表達、參與討論,亦是培力的目標之一。

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執行之行動研究

涂昭樺

作者分析各國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時常出現「由上而下」(政府主導)及「由下而上」(民間主導)的兩股力量,但這兩股力量並非各自單獨運作,而是同時產生、相輔相成的。臺灣社區總體營造進行模式由「行動的主體」來說,可分為政府部門、社區民眾、研究機關與私人組織(非政府組織)等三類,當中「非政府組織」兼具專業協助者、培力者與協商者等性質。作者試圖釐清政府、非政府組織與社區民眾之間的關係,應該由過去傳統固著在「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觀念轉變為「三角互補關係」,建立公共對話機制與水平溝通管道。政府除了「授權」,還需「使能」,弭平社區民眾「知」與「行」之間的差距;「培力」的概念強調,脫離過去強調運作模式是由上而下或是由專家主導,轉由讓參與的民眾體認到社區居民才是社區營造推動的主體,專業工作者只是技術的輔導員;而「社區規劃師工作團隊」也必須重新學習、重新認識社區,並重視居民的經驗世界,尊重其自主學習能力,從互動中共同建立學習成長的經驗。

過去政府、非政府組織、社區之間的關係已經逐漸從由上而下的「科層」模式逐漸轉向以互補關係為主的「網絡」的模式,非政府組織於中扮演的角色,透過建立水平互動關係,在不同層級中發揮中介、調節、移轉、形塑的功能,進而提升公民參與的程度。實施執行社區總體營造計畫時,分成三個階段,一是「理念宣導與觀念建立」、二是「人才培育、社區培力與組織運作」、三是「共識凝聚與計畫執行」。政府於三階段分別扮演執行者、授權者、支持者;非政府組織是推動者、中介與培力者、催化者;社區民眾則是認知者、學習者、行動者。而社區民眾素質發展趨於成熟且與政府溝通平台建立時,非政府組織即可「退場」,理想的「三角互補關係」也就成型。

在招生部份,參與者要非常清楚自己來參與的目的,每次上完課就進行檢討,根據背景知識與學習成效,可以因此辨別出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首先要解放參與者的意識,使之認知到他們參與培力課程的目標與重要性;專家則是要轉換角色,將自身的角色從上位者的地位移到和參與者的地位平等,專家要仔細聆聽參與者的經驗,以及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並且參與輔導的過程中,要積極去認識地方。
小地方在推行的過程中,將計畫定位在「非政府組織」的角色上,則是要朝向「中介、潤滑與形塑」的能力發展,期許最後於課程中能「提升參與者公共參與的層級」,實際執行的過程中進行「權力轉移與資源整合」的工作做為主要任務。

新移民女性的賦權與培力:影像與故事/許嘉恬口述、吳佳綺撰寫

涂昭樺

行政院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民國951月到9月間結婚19.7萬人當中,有1.9萬人士與非本國籍人士結婚,也就是說,每5.3對結婚的夫妻,就有一對是異國聯姻;當年度,新生兒的母親為大陸港澳或外籍者,則佔11.7%。新移民的人數已直逼原住民的人數,說明移民新配偶家庭的生活樣貌,亟需我們去探究其面臨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各面向的問題。於此,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婦女發展部,2006年舉辦「新厝邊的故事-關懷外配家庭」徵文活動,以及2007年在社區聚辦「南洋風台灣味」外籍新移民女性紀錄片巡迴影展,以及於新竹、台北、高雄、花蓮、台中舉行「遇見角落」新移民影像故事徵件。

以紀錄片的傳播方式,一方面讓觀眾看見臺灣紀錄片工作者,呼籲大眾認識土地、關懷人們「真實」的面貌,另一方面,藉由紀錄片中熟悉的景場與人事,讓觀眾增加情感上的觸動,進而意識到新移民的故事是活生生上演於身旁周遭,其是需要更多人的投入與支持。以影展方式播放10部影片,在台北、新竹、台中、高雄及花蓮等地放映,場次共22場,其中12場於映後舉辦座談,邀請學界、社區工作者、關懷新移民議題的民間團體代表,與現場觀眾分享片中意涵、觀影心得,以及投入新移民議題的經驗。以「我的強娜威」為例,該片忠實記錄了臺灣人到異國相親、結婚,以及外籍新娘回娘家的完整過程,突顯出「買賣婚姻」的形成與問題,亦使閱聽者重思強勢與弱勢之間的關係,而這些外籍新娘事實上是可以透過社區資源的協助來使她們的經濟自主,甚而能回饋地方。

影像故事徵文,則是以攝影搭配短文的方式,描繪自己眼中所見的新移民。徵件共收到124件,新移民組占72件,本國人則52件,鼓勵新移民以自己的語言、自己的影像作品,來訴說自己的故事,提供一個讓他們自由發聲、展現創作力量的平台;本國人創作的同時,亦能除去有色眼光,以包容、接納的心來看待新移民在臺灣的扎根生活。

以影像作為述說故事的工具,能拉近創作者與閱聽者之間的距離,是雙向且多元的,亦能挖掘影像後方的深層意義。小地方這次培力的目標,即是強調以「影像」做為創作的工具,藉由網路、成果發表的分享媒介,展現農民的創作力量以及提供讓更多人瞭解其日常生活經驗的管道;若能搭配文字,則是更能完整表達出創作者的理念與訴求。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社會運動脈絡下的教育實踐-記南洋臺灣姐妹會在「新移民女性在南方澳」研習營中的培力模式/黃力

涂昭樺

作者就讀北京師範大學,於2007年至臺灣訪學,參與了宜蘭縣史館與南洋姐妹會(簡稱「姐妹會」)合作舉辦的「宜蘭研究」第六期研習營--「新移民女性在南方澳」,試圖從教育的角度來討論研習班中的課程設計和培力模式,以及姐妹會社會運動的性質。

南洋姐妹會的前身是於1995年創辦的美濃「外籍新娘識字班」。「識字班」設立目的是「以認識中文為媒介,促使新移民女性逐漸能自主發聲,進而形成組織,為自身爭取權益」;而這次的研習營的目的則是「透過互動式的參與和調查分析,記錄新移民女性在南方澳漁村的文化與生活,並學習傾聽及用他人的角度來看待、理解世界」。作者參與了親職教育組的教案設計和實作,當中「童玩摺紙」的教學過程,首先是進行暖身活動,幫姐妹們(研習營中大家皆稱新移民女性為「姐妹(們)」)整理心情,為投入課程做準備,並為主題討論埋下伏筆。第二環節的主題討論,有一「通關密碼」的設計,其可以是一張海報、一個遊戲、一張幻燈片、一部電影、一首歌、一首詩、一張圖表、一篇文章、一句諺語或一個案例,以這些作為媒介,呈現姐妹們日常生活熟知且有強烈感受的問題,喚起她們對問題的興趣與關注。第三個環節則是中文教學,當中特別注意與實例的連結,以使姐妹們理解字詞的意思。

作者表示在研習營的過程中,對姐妹會的培力模式進行反思是一件困難的事,團體內部對於活動有不一樣的聲音,凸顯出對新移民女性運動的不同認識。儘管如此,不同聲音的出發點仍是出自真心的關懷與同理心,其似乎也可以看做是另一種行動策略。作者提出另一個疑問,以多元文化為基本原則、倡導尊重新移民女性原鄉文化的姐妹會,為何無法接受臺灣現有對新移民女性運動的不同看法?一但社會出現反對的聲音,便馬上以當事人的立場、用「你不了解我們(指新移民女性)」予以回應。作者認為推動社會運動應該盡可能地動員資源,在既有的社會條件下聯合一切可能的力量,找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最低程度共識和目標,一點一滴向前推進。作者觀察到姐妹會運作的模式過度強調賦權的性質,將問題集中關注在結構面的因素,而忽視了新移民女性在既有社會條件下的生活智慧,更多地強調新移民女性應對社會汙名和偏見時「挺直的脊柱」,而沒有看到她們在日常生活中「柔軟的身段」。

南洋姐妹會所舉辦的研習營的進行方式分為暖身運動、主題討論、中文學習,其方式應該能做為小地方在培力農民工作坊的參考,透過暖身運動開啟討論與對話的空間,在主題討論的議題上能引發農民分享自身的生活經驗與智慧,進而再帶入影像學習的教學。一方面教導技術的使用,另一方面亦灌輸農民挖掘自身生活經驗的重要性,以及逐漸提升農民對本身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