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台南】課程報導


文/台南場 種子教師 陳品穎


農人寫作培力工作坊共有四堂課,第一堂是最為重要與核心的課程─「寫作」,台南場在講師與種子教師們的協助下,學員們紛紛在最後一堂課前(第四堂),順利完成作業,並上台與大家分享。

第一堂課:田間的觀景窗

台南場的第一堂課是由李慧宜老師為大家上課。在課程之前,我們事前已先收到老師製作的上課講義,便已經對於當天上課的內容感到十分期待。

李慧宜老師的課程是從分享自身的經歷出發,早期的政治線記者歷練,對於農業、農村仍然的陌生、不了解,到後來有更多的接觸,慢慢的認識地方、認識農民、發掘自己家鄉的故事和家鄉面臨的許多問題,逐漸轉而投入了記錄、報導農業、為鄉村發聲等的相關領域。

爾後介紹一些可以去仔細體會的、生活週遭不起眼的事物,隨意的拍攝或記錄,都可以發掘出屬於在地人的意義和情感。

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通過將自己在不同階段的經歷進行回顧,和其他學員分享自己的故事的過程,來找出自己對在地生活、農事活動或農業的親近、接觸、感受或認同。比較可惜的是,此次上課的時間來不及讓大部份的學員進行自我介紹與發言、討論交流,僅在慧宜老師的影片分享後的問答時間裡有一、兩位學員提問。

第二、三堂課:以照片與影音說故事

接下來的二、三、四堂課程則是由郭志榮老師來帶領學員們接下來的學習。在影像與記錄方面郭老師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能夠非常快速而精確的從周遭環境中挖掘出創造故事與感受的素材,並且熟稔於將不同的元素做適切的調整後安置於適當的位置。

郭老師也熱切於將自己知道的許多不同的經歷和處理、調整的方法和學員們來分享,三個禮拜緊鑼密鼓的課程,讓學員可以接觸、練習操作許多拍攝照片的方法和圖像、影片後製剪輯的軟體。

學員背景介紹

第二堂課程開始和學員有了較多的互動,也對學員的背景多了些瞭解。此次學員們年齡大約落在2060歲之間,年紀最大學員約是58歲。

所有曾經出現在課堂上的學員裡,以農業生產爲經濟收入最主要來源的人不是太多,其次則爲退休後開始投入種植或農業活動的教職人員,再者有想要轉職,或是合夥投入新型農業生產型態的青壯年、另外是關注在地、新農業或環境、生態等相關傳播、研究等工作的學員。

近乎全程參與、留至最後一堂課的學員多屬前兩類型,少數一、兩位則屬後兩類型。雖然多數學員的農事經驗是近兩、三年才開始累積,但是這些學員大多仍爲農家二代子弟,過去都有幫忙耕作的經驗。在各自不同的人生階段裡,在經過不同的生活形態後,決定投身農事生產、鄉村生活或有關的種植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