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台南】首發!作伙來去農人寫作班!



台南場種子教師 陳品穎/報導


    工作坊台南場次順利的著陸,讓懸掛半空中一個多月的心思總算能夠安穩的滑行降落。初聞計畫是在去年新聞局下的《小地方新聞網》結束運作,移交至新聞所之時。不過直到今年二月底,才正式參與,這個計畫是試圖幫助擁有長期在地經驗的人們能夠開始挖掘周遭的事物、在地的故事,學習透過文字的書寫與圖像照片的使用來記錄這些生活與感觸,進而有機會能夠嘗試記錄、報導在地、延續《小地方新聞網》對地方事物的重視與關懷。在大學的最後一學期,抱著對未來的諸多不安,加入了工作坊的工作行列,擔任種子教師,協助工作坊課程的辦理。隨著工作坊即將開始,精神也逐漸緊繃了起來,準備文件表單、確認記錄用的器材、各種事前聯繫,深怕一有閃失,就要漏帶了東西、少做了交代事項。

    「工作坊」不同於一般的講座或教學研習的地方,我想或許是在於,工作坊同時具有形成團體互動的過程,以及強調「做中學」的實作練習。除了講師的授課之外,還包括有學員間團體討論氛圍的創造,並且能夠以團隊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實作。協助學員們可以盡量交流自己的農事或寫作、拍照或拍片的故事與經驗,這是我所知道的,種子教師在工作坊中扮演的必要角色之一。

    也因此,在有限的時間裡,工作坊所欲達到的目標需要被相對清楚的界定,課程內容與進行的方式也要在既有目標的基礎之上得到比較縝密的規劃和安排。此次的寫作工作坊,不僅有原先所設定的寫作課程,還包括了許多不同的軟體與傳檔教學,如攝影、拍片的技巧以及後製修圖、影片剪輯軟體的運用與操作。除了請到不同專長領域的講師,為相應於不同型態的課程內容,如分組討論、發表或是電腦上機教學,則還需要有不同的教室空間、軟硬體器材與設備。

課程的安排與實際進行

                             曾文社區大學校園一景。  攝影/陳品穎
    
    曾文社大的教室空間與電腦軟體設備非常的完善與充足,可是,由於校地廣闊,需要將上課的地點固定下來,不宜頻繁的更換教室或在課堂中途移動教室。拍照、剪片的軟硬體教學在此次的課程中占有極大比例,但是若長時間使用電腦教室來上課,則教室環境整體不易產生互動的氛圍與效果,相對之下可能會變成較為個人式的學習,這將可能偏離工作坊的部份目標;然而,若選擇適合團體互動的空間,則將多需要學員們自行備有器材,自行下載、安裝軟體,而學員電腦設備的差異,可能在軟體版本、電腦作業系統、銀幕解析度等方面導致格式不符或軟體無法成功安裝,這將容易耽擱到講師課程的進度。

    然而,雖然我們在行前的多次討論中皆強調了分組討論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在課程規劃或是聯絡上,我們卻可能不是很確實的和每個場次的任課講師以及在地的種子教師確認分組討論的事宜,往往使得在工作坊進行的過程中,在教室空間、分組討論的時間與軟體使用的操作上,必須不斷重新和其他參與工作坊的成員進行協調,讓課程進行的順利。而軟體操作課程和團體互動討論之間在現場實際執行時,資源的多寡與運用上的限制,使得兩者可能並不是那麼容易兼顧。以種子教師需要協助和處理的面向來看,最後實際的課程規劃與教學上,應當更加協助團體分組的討論互動,還是說,應該使各種軟體的教學都能夠更有效率的進行,在有限的時間、物力與人力中,或許需要對兩者之間的著重有些取捨。

學員的作品完成

    其次,學員們最後須要完成的作品也轉變成以家庭作業的形式讓學員課後自行帶回家製作。此次上課的地點在曾文社大,交通上,學員們大多需要搭乘火車、客運或自行開車前往,而講師和種子教師每週停留在台南的時間也相對短暫,彼此交流互動的時間並不多。從種子教師的立場來說,透過現場實際的討論互動與實際操作練習,講師與種子教師可以瞭解學員們吸收課程的情形,學員團體互動的氛圍也有機會促進知識的學習與傳遞;而通過團體活動的實作練習,讓大家彼此互訪、相互協助幫忙拍照、拍片,既能加深學習的印象,也可即時反映實作時可能面臨的困難,同時更減輕每位學員回家後變成要各自獨力完成作品的負擔。

            學員們中不乏夫妻檔一起攜伴參與。 
                                                   攝影/陳品穎

    即使現今網路、電子郵件與手機等聯絡工具都已十分方便,但以台南場來說,課後,在平日有些學員忙於農事,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作品;而學員之間使用這些聯絡工具的情況也有差異,部分學員平日生活的住處是沒有網路和電腦的;加上種子教師相對上是屬於外部人員,與學員們的直接互動比較少。沒有一定的熟稔度即太過頻繁的以打電話、寄電子郵件的方式來進行聯絡,有時候或許反而可能給學員造成一些壓力。

參與工作坊

    雖然一個月以來打了一通又一通的電話,寫了一封又一封的聯絡信,在課程現場也經常手忙腳亂,顧此失彼,但是這對我來說仍然是個很特別的經歷。各種應對進退,突發事宜需要彼此一起面對與處理。非常感謝社大的陳雲芳小姐和林釘鈜先生,釘鈜先生每週都開著車在社大與高鐵站間往返接送,還帶我們吃了很多好料,讓我們每週六都能吃飽喝足,唇齒留香!雲芳小姐與地方緊密的網絡和長期深耕的經驗給予我們很多辦理課程的協助和鼓勵,更是我們這些外部人員與地方學員間重要的聯繫橋梁,學員們對課程的一些反應或想法,很多都需要雲芳小姐來傳遞,好讓我們有機會進做必要的調整與處理;也要謝謝敏涵,這位每週一起高鐵往返、聯絡協調、器材裝備和享受許多美食的好夥伴,有你相伴,真是多了很多的依靠和鼓勵。

    此外,也要特別感謝台南場的學員們對課程的持續參與,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容忍了我們許多的疏忽與怠慢,忍受每週的奪命連環叩,燃燒自我,奮力的將作品呈現給大家。中途決定不再參與的學員們,或許也值得我們追蹤和詢問,瞭解他們對於工作坊的期待,以及對於課程安排的想法,我想都是非常寶貴的建議和回饋,幫助我們有機會做更好的調整和改善。

跟著前方老師的步驟,學員們嘗試做出一部
自己或家農業經驗為故事的影片。       
                                                    攝影/陳品穎

    最後,再次感謝麗雲老師與小賴老師,思旻、孟璇以及其他一起努力的同學們,在工作坊如火如荼的進行時,給予了許多的支持、建議與協助,苦思解決對策的十萬火急,每每令大家笑開懷的討論時刻,意外之旅卻滿載收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