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五股】觀音思情

圖文/吳美慧

   綠竹筍出產於五股區觀音山,如望見遠遠的觀音山,湛藍的天空,猶如一塊畫布,她像母親般的孕育著觀音山下子民,像菩薩般護佑著淡水河岸的眾生,她是值得我們守候的。





  摯友也陳訴到道出一段對已故父親的思念之情,當年父親熱愛晨間登山活動,但山中天氣多變化,顧及登山客安全,父親自行掏腰包請人架設一盞「路燈」,指引來來往往登山客的足跡,如今「路燈」燈光淡黃依然佇立在硬漢嶺上,這也是父親的大愛。




   五股區觀音山的農產品是綠竹筍又稱綠寶石,五股的氣侯溫暖潮溼,適合種植各種蔬菜、野菜,大部分土地都是丘陵地,所以物產十分的豐富,其中以綠竹筍最有名。五股的竹子成產期在五月底至中秋節前後,筍農採收竹筍須在天未亮的清晨,趁著嫩芽未冒出地面之前,憑著經驗撥開泥土,割取幼筍。外形短胖彎曲成羊角形狀最受人喜愛,這樣的竹筍,味道才會甘甜鮮美。每年的年產量可達五百多萬公斤,是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先人的努力一步一腳印挖掘、播種、開墾,才有如今發達成果,我們這些後代子民更要懂得珍惜、惜福,記住先人克苦耐勞的精神。把握現在所擁有的好好的過子日。想要品嚐五股區綠竹筍的鮮美,走一趟五股觀音山準沒錯!



【五股】憶起童年

圖文/楊春


記得大概是讀國小的時候,父親從事農耕所以我都必須去幫忙割草、拔菜、挖番薯,直到讀初中三年級的時候,母親就開始經營起小食館的生意,於是就從小食館的幫忙當中,不知不覺學到許許多多烹飪的技術。另外,在高中畢業之後就到台北來找工作,直到26歲,經過親友介紹嫁給現在的丈夫,一樣是從事農耕的工作。

在結婚之後的第二年就開了書店,在開書局期間又加入了五股鄉農會的家政班,在家政班時透過農業單位的輔導上課,這些課程內容包括竹編、廚藝與拼布,而我最喜歡的項目就是竹編與廚藝,讓我增廣見聞也可以與家政班員分享。同時也透過五股鄉農會的推荐,有以自己種的竹筍參加世貿美食展,同時有20多個名廚指導與培訓。因此對於廚藝更有想法與概念,所以參加一些美食比賽都能夠獲得好成績,比如在北北基美食展獲得個人組第二名,以及在五股鄉農會舉辦的綠竹筍創意比賽也常常獲得好成績,贏得自信。

另外提到竹編的部份,我自己在學習之後也加入一些自己的創意,也曾經到成淵國小與五股老人公寓擔任講師,以及在農會四健會教小朋友做竹筍加工。也會在忙碌當中到一竹慈善會擔任志工。我來參加這個課程,老師說要做一個有故事的人,所以我也打了這個報告,更希望能夠以自己所學回饋社會、繼續參加各種比賽,以及與家政班員分享,貢獻自己的一點心力。

  本著快樂的學習,農業技術交流,能在挪威的大學生來到台灣的同時能榮幸的迎接,難得學習到外國人生活習性與很棒廚藝比賽。






【五股】綠竹筍創意餐

文/徐瑞端


五股鄉的綠竹筍有其閃亮的別名─綠寶石。甘甜、水潤多汁是一大特色。每年的67月是旺產大出季節,當令才有,可以說是馳名遠播。

農會在此時會籌備“綠竹筍文化系列活動”推廣在地當令食材,強調健康的吃,吃得健康。餐賽是以綠竹筍入菜,共有15家政班參與此活動,設計製作“三菜一湯”,6人份餐點及其有風味的產品,當日比賽,從報到、舖桌巾、排盤、放菜卡莫不熱鬧非凡。評審老師們,謹慎審查,試吃、聽取班員解說菜色,就料理作品之色、香、味進行評分。

站在場外,看每班用在地食材,進行競賽,桌上滿滿是“澎湃”拿手菜,原來綠竹筍讓食材變成視覺與味蕾的享受,不失其味而能精緻取向的料理令人垂涎三尺,身為家庭主婦的婆婆媽媽們用巧手之作來一場“廚藝的大對決”。

成績揭曉的那一刻,冠軍班的產生,美味美感兼具備的作品,莫不令人讚嘆。賽後觀摩各班作品在在充滿啟發的力量,也培養家庭主婦們的自信,在人聲沸沸及品嚐美食中圓滿落幕。

原來當令、便宜、健康的在地食材特產,只要肯花心思與搭配,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營養均衡令人驚豔的美食,是不難的。

綠竹筍,炒、煮、煸、拌皆宜,纖維細幼、不刮口,讓腸胃不打折,真是五股鄉的寶。歡迎外地或在地的人相招作夥,呼朋引伴來打牙祭。

【五股】農會與我

圖文/楊淑卿

   農會是婦女成長的園地,本人自民國八十八年期間加入五股區農會家政班已經十四個年頭了,家政班每年四次的開會,指導員王素香老師都會準備專題報導、同學們準備中心議題方法示範(菜餚製作及品嚐),每年六月的竹筍節之竹筍創意餐比賽,以及農民節各個研習班才藝的展現,班員們無不用心練習,研習班多年來培養了不同領域的人才。我自小熱愛藝術卻沒有環境學習,在這裏圓了這個夢,參加書畫班、敦煌舞班、歌唱班等課程的學習,以下我將歌唱班研習心得和大家分享。


   有人說:唱歌很簡單,聽一聽就會了,何必學習呢?殊不知歌唱乃是一門大學問呢?歌唱最重要的是基本功的練習,必須使用丹田發聲,才能使歌聲更渾厚、柔美及耐聽。身體就是一個樂器,必須去開發每個部位的發聲和共鳴,學會運用之後,就可以演唱各種類型的歌曲了。歌唱時丹田用力、調整呼吸、氣息綿長、振動五臟六腑,透過嗓音發出曼妙音律、悅耳之聲,達到抒發情感、打動人心的目的。

   這些年不間斷的練習,歌唱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曾經參加比賽或表演也成為生命中深刻的記憶。感謝農會有這樣的環境讓我們學習成長、成就自我、豐盈生命進而將所學回饋家庭。農會是我第二個家,以前是、未來也是。



【五股】花漾人生

文/謝玉珠


   每年到了農曆26月及9月的19日分別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成道紀念日及出家紀念日時,天皇宮師姐總是提醒我去插花。動腦設計花藝造型,為的是讓每一次觀世音菩薩祝壽法會上花型有不同變化,除了莊嚴會場之外,也被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所感召。
   小時候心裡期待著家後面綠油油的稻田快收割,男孩們喜歡赤腳在空曠的土地上飛奔,稻子根部是棒球,你投我打玩得不亦樂乎;我喜歡悠閒地走著在田埂上,觀賞花草與植物對話,順手將草葉帶回夾在課本裡,對花草的愛與執著也從此展開。
   學插花時,花藝老師說的一番話讓我與花藝結下不解之緣。在課程結束當天,以圓形構圖自我創作花藝作品;「妳插的花型好漂亮,要繼續堅持不要放棄喔!」,我對老師這番讚美,覺得有點羞赧,但卻按耐不住心中的雀躍。花型和插花技術被肯定及認可後,與花更是難分難捨。
    從事花藝創作時,我總是滿心喜悅,好想與人分享我的快樂,奇花異卉所散發的浪漫芬芳在在使我心裡幸福滿滿,百花之中我鍾情於百合開花時散發出清新脫俗的幽香可說是聖潔的象徵彷彿給予世人深深的祝福

   插花有助於陶冶個人性情,更能美化環境,增添生活情趣;如今我已在傳授花藝的道路上行走多年,與許多同好結緣,在未來歲月中,我仍然會用心專研花藝,將所學貢獻在不同的場合上,愛插花早已成為我休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項目。

【五股】我與綠竹筍

文/吳國池


清朝時期,我的祖先吳丑高中進士,官章偉士,朝廷在湖畔立旗竿座,
乾隆至今,祖先告誡後代子孫土地不可蒼荒,是以從。
家父──吳朝儀,是全台綠竹筍鼻主,與姨丈林根坑,成立五股綠竹研究所,推廣綠竹產業。北台灣許多的綠竹,最初都是從五股嫁出去的。我在綠竹林原鄉長大,從小跟隨長輩踏遍竹林,是農業小幫手,求學與幫助農務,是我的記憶。
記憶中,進入台北醫學院醫學檢驗科、三軍總醫院,前往西引擔任預備軍醫官,退伍返鄉,踏入職場之際,正值大哥牙醫開業、二弟服兵役、三弟上大學,家業缺乏幫手,而我也對農業有興趣,經過一番掙扎,同學們也都要我不要進京搶飯碗,於是我決定一頭栽入綠竹的世界。
棄醫從農,同樣造福人群。種筍要有精雕細琢的能耐,能忍受風雨寒暑、割人的竹葉、兇猛的蚊子、擾人的昆蟲、危險的毒蛇,如:龜殼花、雨傘節、赤尾青竹絲、大蟒蛇等;不過,徜徉在大自然裡,鳥叫蟲鳴好樂章,讓我更有力量,能有細心、愛心、耐心、恆心地發揮職能,揮汗耕耘,歡喜收割。
由於醫學背景,使我不斷地將各種農業推廣課程的訓練,吸收且轉化,完成農委會、農糧署、農業改良場各項農業科技試驗。
36年來,我無毒生態工法耕作的竹林,成為萬般生物齊聚的最佳場所;所生產之綠竹筍,也有身分證,通過TAP 國際產銷履歷和FSII暐凱國際有機轉型期的農產品驗證。
為「綠竹筍」,我的家人與挪威、瑞士、印度、日本人成為朋友,我們成為國際農村青年交換的接待家庭,帶領各國小進行鄉土教學,帶領「農業漂鳥營體驗」, 2009年,平凡的竹林中,更來了一位珍貴的訪客。
儘管有人笑我傻,但是一支支以科學研究為基礎,不斷改良的綠竹筍,獲得日本米其林三星主廚的青睞20090720日,主廚神田裕行來台在我的綠竹林中找到了他心中的夢幻食材,他為質地、香氣迷人的綠竹筍感為驚豔,大讚台灣綠竹筍!
2012年,台灣美食展主辦單位指定我的綠竹筍,作為「國內廚藝競賽」壓軸大戲的黑箱食材之一,最後,由金饗同德團隊其他系列優質食材搭配綠竹筍組合奪冠,今(2013)準備參加世界廚藝邀請賽。希望更多人一起努力,讓台灣的好食材,透過台灣人廚藝,在國際發光。

【五股】我的第二個家鄉-五股之溪溝仔

圖文/黃秀珠

   媲美阿凡達的場景,陽明山森林的芬多精,烏來內洞的負離子及少林禪功八段錦雄壯的喝氣聲,盡在五股少有人知的溪溝仔



        我是五股農會家政班德殷四班班員,感謝農會給我機會參與寫作,感謝教授、素香老師及所有的工作團隊的指導。
        秀珠五年級生,生長在好山好水的花蓮縣富里鄉,從小就與山為伴,家裡務農,有兩個姐姐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孩子是父母的好幫手,農事的參與(稻田的整理插秧除草、稻穀的收割、曬穀、山坡地的栽種以及雞、鴨、鵝、豬、牛的餵食,廚房大灶煮飯,挑水喝和溪邊洗衣,樣樣都做的得心應手。
        民國七十五年結婚,來到第二個家鄉-五股。婚後育有二子一女,子女也都長大,回過頭看看自己,年齡已過了半世紀,開始注意健康與休閒。


        在五股成泰路往林口的登林路106巷山坡往上走,


沿路上有雪花般的油桐落花鋪滿山路,


入山約二十五分鐘,來到溪溝仔,樹上可看見樹梢的藍鵲,跳躍的松鼠及在平地少有的筆筒樹,空氣清新,這裡就是秀珠早上練功養氣的好地方。



五股一日遊

        高速公路橋下,泰山與五股交界,頭一站來到維格鳳梨酥工廠參觀,外帶伴手禮,與家人共同分享是個很好的選擇。
        第二站助順將軍廟祈福,廟宇有設備接引純淨山泉水的水龍頭,若是想泡茶,來這裡取些山泉水沖泡,會發現用泉水泡出來的茶更有茶香,味道更甘甜。



   第三站,溪溝仔步行上山,邊欣賞沿路的風景,吸收大自然的新鮮空氣,邊攻向山頂,會發現有一遍綠油油的五股名產-綠竹筍田,綠竹筍的特色在於比其他竹筍來的清甜,像水梨般的口感清脆及味道香甜,也可參與挖筍的樂趣。




   第四戰憲兵營靶場有放山土雞城,來到這裡便是最後一站,坐下來歇歇腳,享受著名的桶仔雞,和當地居民唱唱歌,然後踩著月光回家,真是收穫豐富的一天。




【五股】我的家鄉

文/毛彥淇


  位在北部,鄰近淡水河、面向觀音山,有許多高速公路穿過的五股,也就是我的家鄉。這交通方便的小市區,卻還是有比較舊式的建築,而且連一間百貨公司都沒有。所以我到現在還弄不清楚這裡真的是市區嗎?
  古人云:「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剛搬來五股時的我,並不覺得這裡有什麼稀奇。所以在平常上學的路上,會看看沿途的風景,並利用假日到處走走,才發現,原來五股的特產綠竹筍,是在綠葉內,包覆著又白又脆的果實,也發現五股溼地的內部,有我不愛的泥土,但是四周瀰漫大自然的氣味,使我終於放下嫌棄,取而代之的是充滿興趣。
  不過,只要來到五股,那觀音山便是眾所皆知的觀光景點,由於從淡水河橫看,就像一尊觀音,因此被命名為觀音山。觀音山的山頂,經常都會有幾隻老鷹在天空盤旋,那一對雄厚的翅膀,參雜許多歷經風霜而有的獨特光澤。每當我爬到最高點硬漢嶺時,我都喜歡把外套脫掉,還有把眼睛閉起來。對我而言,這是種擺脫束縛,感受自由的時刻。我任由陣陣強風穿過剛被汗浸溼的襯衫,即使已經有點冷了,我還是不願意走出幻想中的世界。
  然而,在這塊迷人的土地上,仍舊有使我毛骨悚然的地方,那就是墓地。那一塊塊陰森的墓碑,也是充滿著許多人的感情。雖然我的祖先並沒有葬在那裡,但我還是會以尊敬的角度看待他們。
  五股雖然不像臺北那樣繁榮,可是卻有令人羨慕的便利交通。就是有這項優點,我才有引以為傲的地方。所以我希望能為自己的家貢獻心力,撿垃圾或種樹等。願這個舉動,能讓它得以為大家開闢更多道路。

【五股】不是農夫的農村生活

文/蘇桂枝


記憶回到40年前,約莫67歲因父親工作因素,搬遷到一處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與動、植物一起生活的所謂(農場)。
大腦中存在童年時雜亂、斷續的回憶,印象中有養雞的農場生活,平常與雞為伴。每天,天一亮和父親帶著飼料一起去餵雞,順道看看雞仔們的健康,一趟雞場旅程,難免有些莫名其妙往生的雞仔及被野生動物侵襲的雞隻。
通常農場每天都有買往生雞的商人來,父親會依照公司的作業程序,賣幾隻記帳幾隻,偶爾也會把比較安全的往生雞留下,這就是我的零食,所以我小時後常常吃炸雞,水果是自給自足,青木瓜我吃最多。夏天還有不速之客(蟒蛇先生),農場幫忙的阿伯會抓來下鍋,下鍋前農場阿姨會摩拳擦掌的摸蛇皮,甚至還會把臉往蛇皮上摩擦,阿姨說可以養顏。太陽下山前我一定會有蛇湯、蛇肉可以補身。除了養雞之外,還有魚池及一大遍蔬果園,因為農場老闆沒有給我們肥料及農藥,因此小時後我吃的都是有機。
還記得在另一個農場,因為有種水稻、洋菇,所以還有青蛙湯。也說也奇怪小時後吃了那麼多蛇湯、青蛙湯、青木瓜,舉凡養顏、美容、豐胸都未發生在我身上。
這種與世無爭的日子過了幾年後,發生了一件一生難忘的回憶,父親只好放棄那份工作回彰化。回到彰化,家父因家無田產,亦無一技之長,所以只有靠己所經驗,因此父親在家弄了一個迷你養雞場,而這次是養小雞,等小雞約7-10天左右,父親再用機車載出去販賣。
家中的小雞是住在和一般成年人高的五層鐵籠,每當父親賣完一批小雞要進另一批之前,我們都要清理雞(糞)籠與消毒,約一星期一次,所以我的童年假期都是與糞為伍,因為雞糞曬乾後可以賣給種葡萄的農民當肥料,在這當中一直未提及母親是因家裡孩子多,母親必須在家照顧孩子及從事另一種(農業家庭代工)。

【五股】三合院─稻埕

文/王素香


  小時候的記憶總是令人難忘,長大之後,離開家鄉、出外求學、結婚生子,面對工作職場的挫敗、家庭生活的壓力,對於兒時的記憶更加鮮明有意義,孩提時的記憶也不再是只是回憶懷舊,而是讓我在這一路顛顛簸簸的走來,撫慰心靈一帖無可取代的良藥。
        祖母曾說:我們的祖先來自安徽省,到台灣定居於彰化,當時民風純樸,居住幾乎以三合院為主,以輩份分居於三合院的各角落,阿嬤曾說:當時能夠在村莊蓋三合院居住,經濟狀況算是很不錯的,否則很多的村民仍以「土角厝為家,當時阿公、阿嬤就開始住三合院了呢!
        三合院的正身供奉著王家歷代祖先,在大門上頭掛著「太原衍派」匾額,左為大,阿公、阿嬤為大房住在正身的左邊,二叔公、二嬸婆住在正身的右邊,以此類推,阿公共有五個兄弟,分別居住在三合院的各角落,人口眾多,情感濃厚。
三合院中間有個庭院俗稱「稻埕」亦稱「門口埕」功用可多呢!春天百花盛開,小斑蝶、蜻蜓來訪,小朋友遊嬉於其中,夏天,天氣炎熱,家家曬起棉被,宛如萬國旗飛揚於風中,熱烘烘的太陽也將每個人的笑容曬成紅紅的、暖暖的美麗光暈。秋收時,稻埕曬起稻穀,黃澄澄的稻穀曬滿了整個稻埕,空氣中混雜著雞、鴨、牛的氣味,那是一種平凡、踏實的幸福。微風吹來,最喜歡拿著椅寮靠在阿嬤的身邊,一面乘涼、一面聽著阿嬤說故事,那是一種很深的依戀。

        如今,三合院的親戚好友隨著歲月漸漸搬離古厝,三合院的景象也不復再,每到我回到家鄉,總是會再回到古厝,蟲鳴鳥叫不再,只有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悠悠的三合院氣息。

【五股】一棵龍眼樹

文/林恩莛


酷熱的夏天,是水果盛產的季節,包括:西瓜、荔枝、龍眼…多不勝數…..其中我對龍眼樹所結的果實─龍眼,更是有一種說不出的特殊情感。
小時候因為爸媽上班的關係,沒有辦法照顧我,於是便請外公和外婆照顧我。我是家中的長孫女,因此幼年時期的我就非常的受寵,備受疼愛。每當黃昏,外婆將我洗好澡,便讓外公用嬰兒車推著我「趴趴走」─這也是我和外公每天例行的村莊巡禮─跟著嬸婆家的黑狗「小黑」打招呼,牠似乎聽懂似的「汪汪汪」三聲響亮的狗吠做以回應,與叔公擦身而過,叔公總會彎著腰熱情的對著我說:「莛莛,又長大了囉!好可愛喔!」順便摸摸我的頭和肥嘟嘟臉頰,這時外公的臉上總會露出幾分得意的神情呢!記憶中,外公走著走著,總會在一棵高大的龍眼樹前佇立著,然後跟著鄰居們說說笑笑,當時的我就依偎在外公的懷抱裡,靜靜聽著外公規律的心跳聲,望著那棵大龍眼樹花開、結果、果實累累、落葉凋零,慢慢地、甜甜地進入夢鄉。
最喜歡給外公抱在懷裡,外公身上的一股淡淡菸草味,不香,但有一種屬於外公的味道,安全又自在,更喜歡外公為了逗我笑,而編出來的故事,一些以前流傳下來的故事,一些台語的繞口令,一些為了騙我睡覺而想出來的不恐怖故事,種種景象、歷歷在目。
一直到了六歲,我不懂得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當時的外公常進出醫院,骨瘦如柴,外婆總是在角落流淚,不過現在我知道阿公當時生病了,而且病的很嚴重,隔年外公便離開我們了…,我好想問他:「阿公,你現在好嗎?」至今我仍會想起兒時你用粗大的手臂抱著我,暖暖的感覺;也常常想起我們一起看龍眼樹的那些美好時光。

   阿公我想告訴您,我現在很好,很想念您,也永遠不會忘記您。

【五股】我的媽媽

文圖/黃速升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家就有位超級大寶貝,就是我高齡九十二歲而到現在還在賣菜的媽媽。她具有傳統農家婦女的精神,生性樂觀、快樂,最大的興趣是喜歡幫助別人。自小生長在五股,辛苦養育八個兒女長大成人,卻從沒喊過苦,菜園是他的小天地,除草抓蟲日復一日,認命又知足。  

         雖然每天過著同樣的生活,卻也甘之如飴,尤其當賣完菜,雖然收入微薄,但他臉上總會露出快樂又滿足的笑容。幽默開朗更見一般,有一次,抓了一隻菜蟲叫我女兒過來說 妹妹這個禮物送給你然後把它放在女兒手上,待女兒由充滿欣喜的表情,慢慢轉變成驚嚇到嚎啕大哭,此時媽媽卻哈哈大笑,還直說一隻小蟲而已〝免驚免驚〞。說到幫助人媽媽雖生性節儉但總是給別人洗頭,起初想不透還以為媽媽開始愛漂亮了,但結果卻是因為那美容師需要收入,她才特別去洗頭,諸如此類她樂於助人的事多的不勝枚舉。

        每個媽媽對兒女總是付出不求回報,我的媽媽更是如此,給她錢她從來不拿,送她東西她也不要,但是如果不拿她給的東西,她可會生氣,不過這也是她可愛的地方,媽媽還會記住我們的電話號碼,時不時就打來問我們吃飽了沒,還有沒有菜可煮,我想這就是媽媽,永遠怕孩子吃不飽。我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才有這樣的媽媽,可以想像都已經年過半百了,還被媽媽當成小孩子來看待,是多麼的幸福呀。




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深坑】肥料和土地的關係

圖文/黃宏霖


      在這個年輕的臺灣地質史中,隨處都可長的土地。並非是一定的道理,世界上許多地方的土地都是不毛之地及貧瘠的,因為他們太古老了!大自然的古老平衡原則就是有我有她,互利互生。但我們在商人的洗腦中,以為外觀漂亮、量化生產後的便宜才是正確的。因此市場 習 慣 性 的農業 傳 承 應孕而生,量化密集栽培、天敵牽制減少、單一蟲害大發生、農藥大方抑制、殘毒永留土中、微生物說掰掰、土中肥力驟減、無肥無作物、落入購肥陷阱、商人洗腦成功、口袋依舊空空、從栽到收只換來商人的肥料及農藥和滿頭的汗珠,生活有改善嗎?


        因此我們單就肥料面來作考量,但由你自己決定要用別人的慣行農法,或是自創獨特的自然農法。肥料中,不外乎:

氮 ---  顧 葉 
磷 ---  顧 花果
鉀 ---  顧 枝條 & 
微量元素 及 其他肥料決定土下世界的生與死

消費習慣決定買價
買價決定用肥後的另一個世界您介意嗎?

慣行農法開銷平衡 ( 顧佛祖 or 顧肚子 )一個令人省思的好問題?
誰作領航者?你、我、政府、消費者。
化學肥 --- 吸安式的快速
有機肥 --- 漸進式的自然      
增肥 (進補轉大人)

        慣行不可轉換嗎?消費習慣亦不可嗎微生物、動物、植物、害蟲、食物、人肚,誰破壞平衡肥料既是微生物相的廚房,有誰問它們要吃什麼所以我們不長知識的行為,啥時才可體會互生互利。

        用有機肥時不要再問它為什麼會長出蟲來,因為她無毒又自然ㄚ,很受萬物寵愛。有如古代皇帝進食前的銀器試毒之小蟲大隊,讓你吃的健康自然,VIP級的尊貴,你還在乎嗎?    

        用化學肥後不要再問它為什麼土會硬硬的,因為它已酸化掉,萬物逃之夭夭了!
尊重萬物,以此物種換另一物種,土地該有的內涵非由人之角度來左右。土地和肥料的關係,該由土下生物決定,而非由土地上的我們來栽決,你認為呢?



【深坑】洛神花

圖文/蔡宛均、黃敬淨

最初人家送我幾棵苗,我沒事無聊就玩玩,主要還是我老公在種。後來婆婆看人家在賣,覺得很好賣,所以第二年就種很多,但數量還是在一百顆以內。       





        依目前種植經驗:洛神花根很淺、土很鬆,所以小時候要照顧好一點。三、四月播種,七、八月撐過颱風不被刮掉才開始成熟。更何況我種在三芝,風一吹其實很容易就掉。到了九月、十月可以慢慢採收,十一月差不多就到尾聲,因為後來入冬太冷就長不出來啦。


     











        關於採收的部份其實很辛苦,要一顆一顆拔,我女兒每次採收都說手會紅紅的。要收成的時候,一個禮拜我會帶著女兒去一次。這樣不但可以跟表弟一起玩,也不會一直在家看電視、玩電腦,而且小朋友也都玩的很開心。

        整體而言,種洛神花對農民是比較有經濟效益的。但我們家比較隨性,一開始會種也是機緣。種著玩玩,多了吃不完的才拿去賣。有時候是賣給人家,但比較常跟鄰居分享,大部分的時候送一送就沒了。我覺得洛神花可以讓我家人吃得很開心,也能送給鄰居聯絡感情,這樣很好。


      












        洛神花顏色紅紫很漂亮,酸酸甜甜的氣味,跟李子有點像,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很適合醃漬做成蜜餞或是煮茶。洛神花煮成果汁小孩子也很愛喝,作法是剝開洗淨加冰糖和水一起熬,冰糖的量可以自己斟酌,但是因為有點酸,我以我建議多加一點。作成果醬或蜜餞可以放比較久,果醬可以抹吐司或做西點,還有可沖成茶,作法就是洗淨撥開後加糖熬到稠狀。蜜餞作法是先洗淨晾乾,用鹽醃二十四小時後,加冰糖攪拌、放冰箱,一天重複一次,總共三天,就可以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