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輕的臺灣地質史中,隨處都可長的土地。並非是一定的道理,世界上許多地方的土地都是不毛之地及貧瘠的,因為他們太古老了!大自然的古老平衡原則就是有我有她,互利互生。但我們在商人的洗腦中,以為外觀漂亮、量化生產後的便宜才是正確的。因此市場
習 慣 性 的農業 傳 承 應孕而生,量化密集栽培、天敵牽制減少、單一蟲害大發生、農藥大方抑制、殘毒永留土中、微生物說掰掰、土中肥力驟減、無肥無作物、落入購肥陷阱、商人洗腦成功、口袋依舊空空、從栽到收只換來商人的肥料及農藥和滿頭的汗珠,生活有改善嗎?
因此我們單就肥料面來作考量,但由你自己決定要用別人的慣行農法,或是自創獨特的自然農法。肥料中,不外乎:
氮 --- 顧 葉
磷 --- 顧 花果
鉀 --- 顧 枝條 & 莖
微量元素 及 其他肥料決定土下世界的生與死
消費習慣決定買價
買價決定用肥後的另一個世界,您介意嗎?
慣行農法和開銷平衡 ( 顧佛祖 or 顧肚子 )一個令人省思的好問題?
誰作領航者?你、我、政府、消費者。
化學肥
--- 吸安式的快速
有機肥 --- 漸進式的自然
增肥 (進補轉大人)
慣行不可轉換嗎?消費習慣亦不可嗎?微生物、動物、植物、害蟲、食物、人肚,誰破壞平衡?肥料既是微生物相的廚房,有誰問它們要吃什麼?所以我們不長知識的行為,啥時才可體會互生互利。
用有機肥時不要再問它為什麼會長出蟲來,因為她無毒又自然ㄚ,很受萬物寵愛。有如古代皇帝進食前的銀器試毒之小蟲大隊,讓你吃的健康自然,VIP級的尊貴,你還在乎嗎?
用化學肥後不要再問它為什麼土會硬硬的,因為它已酸化掉,萬物逃之夭夭了!
尊重萬物,以此物種換另一物種,土地該有的內涵非由人之角度來左右。土地和肥料的關係,該由土下生物決定,而非由土地上的我們來栽決,你認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