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欣
創傷後的土地,人們如何重新滋養?九二一大地震後,民眾創建各種資訊聯絡平台,地方報刊以各種形式如雨後春筍地誕生。孫曼蘋教授長期追蹤員林地區,在〈在地發聲、媒介素養與社區行動—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之個案研究〉一文中,民眾使用媒體,透過媒介素養產製內容的「做中學」方法,展現參與地方重建的能量與能力。
透過長期參與式觀察、深度訪談等,瞭解地區居民對刊物的參與及經營狀況,並從中學習到何種媒體素養知識,更重要的是,透過參與,居民自我、與土地的關係有何改變—展現出「培力」的果實,是為關注焦點。孫曼蘋教授並透過媒介素養與社區傳播賦權的視角,加以解析。媒介素養主要培養思辨以及製作媒體內容的能力,「取得」發聲管道,方能「參與」社會行動;培力指增加個人或集體的「政治力量」,使其有能力採取行動,社區作為當代賦權行動重要的單位,期望其力量能再擴及整體社會。
彰化〈員林鄉親報〉誕生於九二一震災之後,因災區收看主流媒體不便,且處理仍未跳脫社會精英框架,無益於重建區,員報取得政府補助後開始營運。每月出刊,共發行五十期,但不敵財務問題,還是遭停刊命運;刊物彩色印刷,發行量在六千至一萬份間,同時有網路版;發起人為災區教師,以志工為主要寫手,最多曾有二十至三十位志工同時行動;內容方面,故事性強,發掘在地人文資產,也成為全鎮國小的課堂教材;同時結合社區文教機構、地方政府與民間單位,利用「校園發行法」,由產製到傳布,將員報撐起。
學中做 媒介素養社區實踐
「學中做」是員報培育媒介素養的主要方法,除了寫作、編輯、排版等技術層面,當民眾不再只是閱聽眾,瞭解到媒體運作的方式與邏輯,並進行「反制」--對主流媒體在地方事務報導的反思,以地方報作為反動的力量。客觀中立不是最主要的考量,員報充滿參與、操作、促進社區營造的實踐;參與者更進一步地瞭解到家鄉土地的歷史文化,甚至投入村史的編修,傳承文化,大大增強了行動的能力。雖然同樣面臨到社區報共同的難題,比如資金、較高難度公共議題的掌握,但是解放個人投入到社區集體行動,有目共睹。
對小地方來說,正是以的精神展開的行動,藉助各種多媒體器材,手機、電腦科技,由在地人紀錄在地事,讓主流媒體的小事,變成地方媒體的大事,凝聚地方外,並透過網際網路的力量傳播,喚起社會共同的關心。
原文:孫曼蘋(2011)。〈在地發聲、媒介素養與社區行動-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之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108):59-102。